春风未来,寒流砭骨。“中国仿制药的寒冬就要来了,保守估计未来几年内,国内会有三分之一的药厂面临倒闭。”一位制药行业人士曾在2016年4月如是说。
近两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如上画面可能即将应验。
医保控费
作为医改重头戏之一,医保控费开始打响2018年医改“第一枪”。近日广西、浙江、四川、河南等多个省份密集发布扩大按病种收付费范围的通知。按病种收费,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后出院,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各项费用,都一次性打包收费。医院按此标准收费,医保基金和参保患者按规定比例付费。
九州通集团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毫不犹豫说“医保控费将是2018年医改的第一重头戏。”他表示, 2018年乃至未来几年,医保控费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是必然趋势,整个医药行业再也不可能像过去几年那样快速增长了。
另外,鼓励医院“超支自负,结余留用”的机制,用药将被带上镣铐。各种监控、各种限制,使大部分靠客情、带金推广的药企被赶出医院。
这一来,死掉一批药企是极有可能的。
两票制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以前的底价招商代理模式不灵了,必须高开,有条件的设立诸多cso公司处理票据,但大部分药企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只是高开后,让下游推广经理找票抵。这和以往的底价模式没有任何区别!
草台班子,那是一查一个准。试问现在的药品利润,能经得起?到时候不用大型药企挤压,自己都关门了!
医院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契约形式,在药房的所有权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其药房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的经营和管理,明晰医院药房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医院药房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在医药分业的推进过程中,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以门诊药房与医院脱离为原则的试点模式。其中,药房托管是一种推行范围较广、较成功的模式。在现今医院的运营和补偿模式下,如果将药房从医院彻底分离出去,医院的生存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两难情况下,药房托管改变“以药养医”为“以药补医”的良性模式,可以缓解医院补偿不足的问题,为医药分业改革提供了一种过渡模式。
但这还没完!
看看大型药企、药商近来的动态,康美动辄拿下一个县,已经托管了百余家医院;步长和九州通结对子、手拉手,专门开展托管业务;柳州医药在广西拿下了50多家大医院;华润、国药就更不用说了。
都准备好,就等药企了。不过,进场之前还是要看看自己产品的利润,有没有资格参与这个游戏。大部分是没有的,那就眼巴巴看着,困顿致死。
药代备案:
医药代表人数众多,对医药企业极为重要又乱象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就是想从药代下手斩断沉疴已久的利益输送问题。国家版的药代备案制,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正式稿预计在春节之后就会发布。
预计绑定药企备案没有悬念,大型药企可以自己建团队,中小药企呢?根本没能力自建团队,且不说多少年底价招商养成的粗狂思维定式,就是想,也没时间了,只能委托第三方销售。
第三方团队手里可能有几百个药代和品种,哪个药代出事,药企都得被株连。中小药企想管理约束这些机构?拉倒吧,给你完成任务就不错了,别的少管!药企怎么把自己出局,就从这里开始。
一致性评价:
药物一致性评价,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药品质量要求,即国家要求仿制药品要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具体来讲,要求杂质谱一致、稳定性一致、体内外溶出规律一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总局给出的数据是289个药品,假如手里都是“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之类的药,做不做可要认真考虑了。
说的明白点,这就是门槛,国家要的是优质仿制药,几千家药企搞军备竞赛厮杀吧,实力不强的药企被干掉,也是自然规律。
以上罗列的重磅炮弹,足以把大部分药企轰成渣渣。其实还有不少的武器,招招致命,如环保因素、原料药垄断等等,如果把这些因素都算上,3000家药企完蛋,还真的挺保守!
综合
本文综合自赛柏蓝,健康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微信,部分图片据网络。(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专业学术交流、分享与传播之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