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随着东方卫视的《上海2011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中的3d节目和ics外语频道的6集3d纪录片《3d看世博》先后亮相,3d如何与电视频道产生“紧密接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国外,discovery传播公司、索尼公司和imax公司三方合资创办的7天/24小时播出的3d电视网——3net也于2011年2月13日开播。然而国内目前没有一家电视台明确表态即将开播3d频道,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让3d无缘中国电视台?
电视台
短期不会开播3d频道
电视台3d频道在中国尚属新鲜,但在国外已经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在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提供商directtv与松下合作,预计开设两个3d频道和一个3d点播频道,迪斯尼旗下的体育频道espn则宣布在今年开设3d体育频道。最近关于3d的消息频频来袭,国内的动向引人关注。
早在去年年中就传出,我国3d电视频道最迟2011年开始试播。目前全国有近10个省市已经就开播3d频道进行了申报,审批工作正在进行,尚没有最终结果。开播后的3d电视频道极可能进行为期一年的试播,试播期间每天节目不少于两小时,有消息甚至称目前全国有七八家电视台均对开设3d频道表现出兴趣,但时至今日也没有新消息传出。曾一度有消息称天津将成为国内首个试播3d电视频道的城市,为此记者近日致电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总监孔令泉。但他表示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至少不是天津卫视在操作此事,我这没有计划做3d频道,现在可以做探索尝试,但是开办的话还不是时机。它还是一个概念,不具备实践特征,片源和制作设备都是未知数”。
观众
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阿凡达》的3d效果让观众大呼过瘾,可是东方卫视新年晚会的3d效果却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场名为《上海2011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的春节晚会,3d是前期宣传的“噱头”之一。春晚前,东方卫视通过上海购物频道配送系统和《上海电视》、《每周广播电视报》等渠道向全国电视观众发放了总共300万副3d眼镜。
虽然主办方做了很多的努力,但观看后很多观众却表达了失望的情绪。“我们看过《阿凡达》,也在上海世博会的石油馆、泰国馆等欣赏过3d电影,对春节期间的3d电视节目充满期待,但荧屏上的3d效果有点令人失望。”
有的观众表示:“即便戴上红蓝眼镜,仍然能感到有偏色叠影现象,而且用红蓝眼镜观看时眼睛感觉不舒服,摘下眼镜后荧屏更是一片模糊。”对于ics外语频道的6集3d纪录片《3d看世博》,观众似乎更不买账,“很难在这种感觉不适的情况下全部看完,片中的中国馆也没有展现出理想的立体效果”。
技术
从头开始攻克难题
携《吴承恩与西游记》参加过比利时第一届国际立体电影节的阚卫平深有感触,机器设备和后期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因素,录制一台晚会舞蹈,拍摄的同时机器就自动生成3d效果,但是只限于娱乐节目的短期拍摄。“国外的机器设备和跟踪设备比国内先进。我们的差距在于技术和跟踪设备,一个立体摄像机的架子、带数码的跟踪设备就600多万欧元。而且这个机器只能拍固定的图像,它也跟踪不了同步。所以要是做成艺术片,他们也解决不了。”阚卫平表示。
很多国际专家都表示3d技术很难实现,技术问题、拍摄现场的调度以及人和景深的比例问题都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阚卫平表示,《吴承恩与西游记》拍摄时间不长,时间主要花费在后期制作上,因为是第一部3d电视剧,后期制作一切都在摸索。“这部片子我从2006年做到今年1月份,整整4年我都在机房。可以想象真正实现3d的难度。”
信号
制式不一致信号衰减
阚卫平制作的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已在齐鲁电视台、唐山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等地方台播出。“现在根据这几个电视台播出之后的反馈信息重新修正了一版,主要是剧情和技术的问题,正在考虑上卫星台,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眼镜的供应量很大,要全国发放红蓝眼镜,我们已经联合了一家企业大面积在铺。”
《吴承恩与西游记》在齐鲁电视台的首播引发强烈争议,追捧者说“金箍棒都快冲出电视屏幕,飞到眼前了”。批评者则表示“完全没有电影院看3d的感觉,眼睛很累”。但是,官方数据显示,该剧首播当晚创造了55.4%的收视率。
“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都挺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播出时眼镜的配置很麻烦,眼镜的推广很麻烦。另外尽管大城市电视台的播出效果不错,但如果不是通过有线和卫星接收的城市,因为信号衰减导致效果就会弱一些。”阚卫平进一步解释,《吴承恩与西游记》是高清版,但有的地方台是标清版,甚至有的电视台是用模拟信号在播,因此电视剧在不同制式下播放会产生信号衰减,影响立体效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3d纪录片《3d看世博》的收视效果不理想,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3d专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3d看世博》整个纪录片是使用上海仅有的3套高科技3d一体摄像机进行拍摄的,但在交给频道播放时已经由高清信号转为普通标清信号格式,这意味着原来的3d效果已经折损了接近八成。另外,由于目前上海家庭使用的电视机大多并非高清电视,同时很多家庭使用的电视机并非4:3格式,而是16:9的宽屏格式,加上红蓝眼镜效果的确有限,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观看3d节目,效果会打折扣。
现在市面销售的3d电视机也需要戴偏光镜,这种偏光镜的配置和电视转播的制式不一样,需要换一个数码的播放器,这是目前解决不了的。阚卫平表示,“很多买了立体电视机的人来找我要片子看,我就告诉他们,因为电视机制式的原因,我的片子和你们的电视机无法匹配,我的片子对于普通电视机来说,只需要带一个眼镜观看,不需要改变播出制式”。最主要是统一播出信号和技术的配置。“想普及到这种程度还很难,要是国家有条件,就从大电视台和主体的媒体来进行播出,可能会带动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永亮表示要普及就需要两个方面,一是大众的观赏需求;二是消费能力和意愿,要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很难,公共电视转移到有线的消费电视,现在也接受了;从有线电视,到有线高清,再到有线的互动电视,这也是一步步在走。进入到用户之后,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是在试播的过程中才能解决。
内容
3d节目依旧匮乏
在2011年美国的ces展上,3d电视的花样层出不穷。lg、三星、索尼、松下、东芝、飞利浦等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一份来自咨询公司displaysearch发布的《3d显示技术及市场预测报告》中显示,3d电视市场将从2009年的20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6400万台和17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的调查数据表明,73.7%的中国消费者未来3年内有购买3d产品的意向。正如时代华纳公司副总裁艾尔丝·沃斯所言,3d将是电视圈的下个盛事,“很多人都已经表示,对3d市场很感兴趣。更重要的在于,内容更加多元化及更具真实感的3d电视节目,必定会吸引更多观众”。而美国消费电子协会也乐观预计,到2013年,3d电视在全球销售电视机中的比例将超过25%。
一边是3d电视机销售的火热,一边是内容“无米下炊”的难题。目前拍摄3d电影和电视剧的不是很多,人们都想做,但是落实情况不明朗。阚卫平表示,“没有听说新的3d电视剧或者电影开拍”。
如果3d频道开播,首先面临的是片源的问题,有多少片子可供观众长期观看?因为制作起来比较复杂,不是任何题材都可以做3d节目,有些娱乐、文化以及体育做一些3d节目的话,它只是短暂的立体效果,只是给观众增加收视感觉。
而且在内容上,3d的东西并不是把原有的素材转成3d格式。肖永亮表示,3d播出安全也应该考虑,这个播出安全是对受众来说的,他们在观看这些节目时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安全,任何元素超出标准之后就会有害。3d的视听也是这样。比如三维,三维没有研究很成熟时,人们观看时会感觉头晕眼花。
编排
科技探索类为首选
“有一些电视剧根据内容的要求拍成3d,看起来的效果还是不一样的,有一些题材和内容适合用3d来表现,要注意区分哪些风格可以用3d更好地表现。”肖永亮表示,上世纪中期就流行过立体电影,但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数字化的技术促成了技术的更便捷,效果更完美,更能被人的感官接受。《阿凡达》把全世界的人带到了共同的旅游胜地。
阚卫平的《真假美猴王》正在做剧本,已经有很多人想投资,“我考虑的是投资方是否对这个题材认可。现在有很多投资方很盲目,想自己搞个题材拍。我就告诉他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做3d的,要受剧情和动作的限制”。
在3net开播之时,人们似乎对中国开播3d频道充满期待,正如肖永亮所说,3d频道目前来看是很初步的测试性阶段,有一定难度。但是中国肯定会做,在这个领域里不能是空白。
中国可以借鉴3net的编排和题材选择。discovery传播公司、索尼公司和imax公司三方合资电视网将提供全球最丰富的3d电视内容库,涵盖最适合3d电视的主题,包括自然历史、纪实、动作、探险、旅游、历史、超现实、生活、美食、音乐、电影、戏剧等。3net开播时,10集3d电视纪录片《奇景中国》首次运用全球领先的3d制作技术,以震撼性的立体画面呈现中国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用磅礴大气、美轮美奂的镜头记录了包括长城、九寨沟、黄山、张家界、西双版纳、桂林、上海和乌镇、敦煌、云南香格里拉和哈尔滨冰雪节等中国奇景,拍摄了诸如野生大象、莫高窟壁画、冰雪雕制作等难得一见的珍贵画面,为观众带去身临其境般的中国视觉之旅。在3net开播后,其晚间黄金档节目的编排中都为科普节目,分别为奇景中国(晚上8点)、深海奇观3d版(晚上9点)和被遗忘的星球(晚上10点)。
商报记者董昆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