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太原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新方法

2019/6/20 19:52:02发布100次查看
大豆,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豆科大豆属,我们常见的黄豆、青豆、黑豆、毛豆等都归属于大豆。大豆起源于我国,古代称其为菽,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大豆生产中,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危害大豆的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重等特点。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大豆大豆花叶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
一、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另一种对大豆生产危害较大的病害,由于防治困难,又有植物癌症之称。
在我国,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很普遍,全国各地大豆种植区域都有发生,南方发病普遍要重于北方。发病年份一般可造成减产5-7%,重病年份减产10-20%甚至50%以上。
大豆花叶病的危害症状往往在叶片上表现最为明显,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叶片黄花花叶,二是叶片皱缩,发病严重时,黄花、皱缩同时发生,叶片出现严重的扭曲、畸形、黄花现象,如果苗期发病较早,变形的植株会僵缩在哪里,不再生长。
二、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引起大豆花叶病的病原物主要是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花叶病毒是一种专寄性病毒,只侵染豆科植物,如大豆、绿豆、菜豆、苜蓿、紫云英等;和其它病毒一样,大豆花叶病毒,如果脱离了活体植株,活性会很快降低,体外保毒时间只有1-4天;因此,大豆花叶病毒是无法在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的。
但病毒可以通过种子越冬,在南方,还可以在蚕豆、豌豆、紫云英等豆科冬季作物上越冬。
这些带有病毒的种子和感染了病毒的冬季豆科作物,就是第二年大豆田中病毒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或者说是最初病毒来源。
有了初侵染源,病毒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的是蚜虫等刺吸取食的昆虫。带有病毒的种子,长出带有病毒的病株,蚜虫在病株上刺吸取食的过程中,会带上病毒,如果迁飞到健康植株上继续取食,就会将病毒传给健康的植株,当田间蚜虫数量过多时,病毒会随着蚜虫的迁飞,在田间被迅速的传播、扩散,从而造成病毒病的大流行。
高温、干旱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和繁殖,会更加加重病毒病。
三、如何进行科学的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一旦发病,很难恢复治愈,所以,防治策略应以预防为主,重点防治蚜虫相结合,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技术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生产中,首先,要选用抗病毒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品种多数对大豆花叶病毒有一定抗性,发病区可以通过提纯复壮提高原有品种抗性或改种高抗品种。
2.使用无毒种子田
选用无病毒或低毒的专用母种,其次,做为种子田的地块,前茬要保证没有种过豆科作物,同时,与其它豆科植物要保持100米以上的隔离距离,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去除田间的发病植株,要求田间病株率低于0.5%。引进种子必须隔离种植,留无病毒种子作繁殖用。
3.防蚜治蚜
蚜虫是大豆花叶病毒在田间流行的主要传播者,因此,防治病毒病必须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发现蚜虫,及时喷施杀蚜剂,喷施时间要在蚜虫发生初期开始,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间隔7-10天,连续喷施2次。在防治时,应注意几种杀蚜药剂交替使用,防止多次使用一种药剂,使蚜虫产生抗药性。
4.化学防治
如果田间发生了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可用31%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防治或用3.85%三氮唑核苷-铜-锌水乳剂500倍液喷施防治。这些病毒钝化剂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病毒的活力,控制病情继续蔓延。

太原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